“在志愿提交前的最后5分鐘,我毅然將第一志愿改為深圳技術大學。對于深圳,我充滿向往,所以我相信自己的選擇,也相信深圳高校的質量!”來自廣西的丘文川同學,是深圳技術大學今年在廣西錄取的理科第一名。他的話,道出了很多優秀學子的心聲——深圳高等教育不斷提質增量,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越來越大。
“十三五”以來,深圳加快集聚國內外優質資源,高等教育交出一張令人矚目的“增量”成績單: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中山大學·深圳、哈工大(深圳)、深圳技術大學、天津大學佐治亞理工深圳學院等先后獲教育部批準設立,深圳5年新增5所大學,創造出了高等教育的又一個“深圳速度”。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開辦普通高等學校14所,在校學生14.52萬人。
進入“十四五”,深圳高等教育沒有放緩“擴容”的腳步,一批新高校即將紛至沓來?!渡钲谑薪逃l展“十四五”規劃》“官宣”:到2025年,爭取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深圳海洋大學、深圳理工大學、深圳音樂學院和香港大學(深圳)等獲教育部批準設立。深圳《關于加快高等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曾提出:到2025年,深圳高校數量達到20所左右。從目前的部署看,深圳正朝著這個目標大步邁進。
高校數量的擴增帶來了招生人數和專業的擴大。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深圳技術大學這3所深圳高校新增備案專業、審批專業共8個。
伴隨著數量增多、招生人數擴大,高校的含金量也不斷提高。截至2021年,港中大(深圳)已連續6年成為廣東省內院校錄取分數最高的大學。除了提前批次錄取的港中大(深圳),在普通本科批次,哈工大(深圳)持續在省內高校笑傲群雄。“在深圳讀大學,在深圳讀好大學”成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深圳的高等教育“版圖”在擴大,“海拔”也在增高。
根據科睿唯安2022年5月12日最新的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顯示,深圳大學ESI“工程學”學科以全球第177名排位,成功進入全球排名前1‰。這是深圳本土高校第一個ESI全球前1‰學科。2月14日,國家公布了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南方科技大學數學學科入選。南科大入選“雙一流”,填補了深圳高等教育的一塊空白,也是一個全新的起點。今年5月,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WUR)發布了2022—2023世界大學排名,深圳高校排名再創新高。其中,深圳大學位居中國內地高校第36位,世界排名第358位;南方科技大學在內地高校排名第55位,世界排名第487位……這些數據,彰顯了深圳高等教育之“高”。
《深圳市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持深圳大學創建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創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支持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等高校建設高水平大學。支持深圳技術大學建設一流應用技術大學;力爭3至5所高校綜合排名進入全國前50名。
“山高人為峰”。深圳高等教育的“高度”還體現在對于頂尖人才的虹吸效應上。2021年11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新當選院士名單。其中,南方科技大學3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1人當選。數據顯示,深圳市目前的全職院士中,約六成來自市內高校。高校已然成為深圳高水平人才的“聚寶盆”“孵化器”。目前深圳有11家諾獎實驗室,其中9家都依托高校開展工作。而隨著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深圳高校也持續為深圳的發展注入澎湃動力,推動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記者 吳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