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提供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內容生產與軟件技術服務的飛天云動在港交所正式上市,成為港股元宇宙領域第一家上市公司。
相比市場知名度,飛天云動更引人注目的一點是在招股書里提了300多次“元宇宙”。實際上,這家公司早期的主營業務是游戲研發發行,直到2015年才開始做AR/VR方面的企業服務業務。本次IPO發行2.71億新股,募資約6億港幣。IPO前,同創偉業是飛天云動最大的機構股東,而本次IPO發售中,來自基石投資人募資比例達到30.33%,包括老牌地方國資平臺浙江安吉國資、中國最前沿的AI技術公司商湯科技和香港金融科技龍頭捷利交易寶。
背后多家機構加持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IPO前,同創偉業是飛天云動最大的機構股東。同創偉業關注元宇宙賽道已久,飛天云動則符合同創偉業所看重的內容生產這個領域。對于飛天云動的投資,同創偉業合伙人童子平表示,飛天云動團隊最早是做手游研發的,有自己的引擎,而且從2015年就開始轉型在AR/VR企服,并進一步迭代自己的生產工具,是市場中很有前瞻性的布局。“我們接觸他們的時候,他們也已經開始了低代碼化工具的研發,且已經有了基本的demo。最主要的是,他們整個商業化做得很好,團隊非常穩健。兼顧了研發的同時能夠實現盈利,使得我們也更有信心,畢竟整體行業的發展周期是漫長的。”童子平說。
童子平認為,目前軟件技術,特別是與場景結合的內容生產軟件最具投資價值,而內容生產效率是行業公司最重要的壁壘。跟互聯網時代一樣,優質內容也是元宇宙的核心。而只有具備高效成熟的內容生產工具,即各類內容引擎,才能源源不斷地豐富元宇宙平臺生態,元宇宙時代才算真正來臨。而伴隨著AR/VR產業的愈發成熟,飛天云動等優質企業的價值成長優勢將更加凸顯。
有港股投資人士表示,近期港股IPO公司數量較多,而此次飛天云動的基石投資人募資比例達到30.33%,浙江安吉國資、商湯科技、捷利交易寶,這些來自不同背景的機構投資者能夠集體加持,背后是對于飛天云動好賽道+優質企業的長期看好。
細分賽道趨熱
當下,在資本助推、政策帶動下,元宇宙市場發展進入快車道。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國內元宇宙領域投融資事件多達339起,較二季度增加188起,環比增長125%。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0月18日,A股元宇宙概念上市公司已達126家。“目前元宇宙產業鏈已初步建立,行業進入發展關鍵期,發展前景廣闊,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游戲、社交和消費領域,不過產業應用的規?;涞厝孕钑r間。”北京物聯網協會副會長柏斯維表示。
新浪VR近日發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國內元宇宙投融資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國內元宇宙領域投融資總額達228.4億元。眾多元宇宙概念上市公司紛紛加碼布局。北大資源于10月17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向Nibiru投資不超過200萬美元,開發及建設元宇宙業務;智度股份近日公開表示,公司大力發展元宇宙業務,開發VR環境的社交游戲等項目;中興通訊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稱,其正基于數字星云XRExplore引擎,打造5G+AR智慧博物館等,部署多個元宇宙應用。
元宇宙產業鏈企業密集宣布完成融資。AI虛擬人創業公司慧夜科技宣布,已于近期完成數千萬元的PreA+輪融資;此前,礪算科技稱完成Pre-A輪融資,并表示資金將用于高性能圖形渲染GPU產品研發及拓展。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鵬表示:“目前元宇宙投融資事件越來越多地發生在細分領域。不過資本涌入仍需謹慎,建議關注技術前端、基礎設施、場景應用等領域。目前元宇宙概念公司正在經歷一輪洗牌,真正具有研發和自我造血能力的企業才可以獲得長足發展。”
缺乏“殺手級應用”
去年以來,隨著騰訊參股的Roblox在美股上市、Facebook更名為Meta,全球元宇宙投資市場被徹底點燃。經過近一年時間的沉淀,國內上市公司在元宇宙領域不斷摸索,走出了不同路徑:數碼視訊、微美全息等公司通過在視頻、芯片領域的研發及投資,為元宇宙建設提供底層技術支持;中興通訊等向產業鏈延伸在VR/AR終端市場布局;藍色光標等通過孵化AI智能及虛擬人IP探索元宇宙;天下秀等在元宇宙布局上“另起爐灶”,建設平臺生態搶占身位;智度股份與國光電器聯合布局基于VR環境的細分領域社交游戲……
“在產業發展、相關政策的支持下,A股元宇宙概念上市公司陣營持續擴大,不過,目前元宇宙概念依舊模糊,也不乏部分企業僅是‘沾邊’。從具體業務收入來看,多數公司業務線與元宇宙產業有關聯。”王鵬認為。
雖然目前元宇宙細分市場正快速崛起,VR/AR等技術和終端在游戲娛樂等領域已有廣泛應用,工業級VR設備也逐漸豐富,但市場對大部分智能終端和元宇宙社交反應平平,仍然缺乏面向普通消費者的“殺手級應用”,且多個細分領域依舊處于發展初期。
“目前元宇宙產業的劃分定義還未有統一標準。元宇宙的發展還需要VR/AR、云計算、5G、區塊鏈等眾多技術的支撐,需進一步強化ICT基礎設施、加快算力和網絡的迭代升級。另外元宇宙細分領域應用還處于探索階段,商業模式仍待清晰,成熟應用和規?;逃玫穆涞鼐行钑r間。”鈞山董事總經理王浩宇表示。
他建議,產業和企業應關注底層軟硬件技術層面發展,多維度地實現元宇宙權益價值,充分發掘權益落地場景,同時也要摸索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路徑和商業閉環,為商業模式落地提供支持。(作者 宗 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