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位經濟學家最新預測 美國第二季度增長率將降至0.8%

                          來源:前瞻網  發布時間:2022-07-19 08:36:08 

                          時至今日,持續2年半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整個世界造成了深遠影響,既顛覆了舊有經濟格局,也深入改造著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1年底,高傳染的奧密克戎毒株出現并在全球肆虐,徹底打碎了疫情之初那種“最多1年就能恢復常態”的樂觀幻想。

                          這意味著,疫情環境下的全球供應鏈斷裂、消費低迷和投資萎縮,以及隨之而來各項扎眼的經濟數據,將成為一定時間內的常態。

                          在科學合理的防疫政策和高效有力的經濟政策下,中國經濟目前穩中向好。然而,并非世界每個角落的風景都是如此,其他重要國家經濟運行的成色又如何呢?

                          1、美國

                          在特朗普的推動下,美國早在2020年中就冒著疫情擴散風險重開經濟,并且在當年三季度實現了年化季率增長33.4%的好成績。

                          2021年,在消費回升、復工復產以及“全球復蘇”的樂觀情緒下,這一勢頭得以延續,美國4個季度分別實現了6.4%、6.7%、2.3%、6.9%的年化季率增幅,最終以全年5.9%的同比增幅收官,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中規中矩。

                          令人吃驚的是,到2022年,美國經濟形勢急轉直下。4月28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一季度年化季率為-1.4%,不僅從上季度的佳績直接轉跌,而且遠低于經濟學家預測的增長1%。

                          不僅如此,在之后2次官方例行修正中,美國一季度GDP一次比一次低,最終確定為下跌1.6%。

                          究其原因,一是通脹,二是作為其應對手段的緊縮政策。

                          疫情之初,美國政府采用“直升機撒錢”的方式一度成功拯救了經濟。

                          但是,美國過去依靠美元全球儲備貨地位,利用全世界商品生產為美元值背書,向全球輸出通脹的模式,由于全球生產破壞而失效;同時,美國主動和全球最大工業國“脫鉤”,失去廉價工業品的行為,在內部催生了結構通脹;今年爆發的俄烏沖突,再次推高了本已高漲的能源價格。

                          各方面因素結合,美國通脹率在2021年被引爆,一路上行,5月破5,10月破6,12月破7,從今年3月開始一直在8%以上的高位運行。而在不久前,美國勞工部發布報告稱,6月同比通脹率達到9.1%,為40年來的最高。

                          根據彭博新聞社7月8日至14日對34位經濟學家進行的最新調查,經濟學家們估計美國第二季度的增長率將降至0.8%,低于一個月前做出的3%的樂觀估計。

                          作為應對,2022年3月中旬,美聯儲加息靴子最終落地,宣布加息25個基點,6月15日又“暴力加息”75個基點,使得市場對美國經濟增速信息極大下降。

                          據路透社報道,接受美國媒體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測,美國今年第二季度的GDP數據為負1.5%。如果美國經濟連續兩個季度都表現為負增長的話,美國經濟將在技術上陷入衰退。

                          2、德國

                          4月歐盟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19國今年第一季度GDP比上一季度微升0.2%,低于此前0.3%的預期。

                          歐元區經濟增長放緩,和德國這架“火車頭”缺乏動力有關。

                          盡管德國第一季度季調后GDP季率終值為0.2%,未季調季度GDP年率終值為4%,均符合預期,和前值持,躲過了衰退陷阱,但結合幾個季度GDP增速漲跌不定的波動來看,其依然沒能找到經濟快速復蘇的路線。

                          1

                          德國聯邦統計局預測,今年經濟增長速度從4.1%下調到2.2%。

                          不過,情況可能比這還惡劣。

                          德國政府在1963年組建了經濟參謀機構“德國經濟專家委員會”,通常被稱為“五賢人”。其職責是在每年11月為政府對經濟和景氣的前景做出預測,給出德國經濟政策中提供改進建議。一般情況下,這群經濟高參不會在其他時候就經濟問題發聲。

                          但他們現在這么做了。“五賢人”4月發文警告稱,德國和歐元區的經濟發展可能“急劇惡化”,并將德國全年GDP增速預期從11月的4.6%大幅下調至1.8%。

                          目前最困擾德國經濟的是進出口和通脹。

                          疫情前,德國常年保持每月190億至210億歐元的貿易順差,但自從去年第三季度以來,暴漲的能源價格使其出現了失控的趨勢,一路下滑至今年3月的19億歐元和4月的31億歐元。

                          屋漏偏逢連夜雨,俄烏沖突加劇了貿易困境。2021年德俄貿易總額達到了570億美元,但是俄烏沖突以來,德國對俄出口額迅速降低,3月份僅僅為11億歐元。

                          5月,德國出現了30年來首次貿易逆差。

                          通脹方面,德國聯邦統計局早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受烏克蘭局勢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4月CPI同比上漲7.4%,達到該國40年來的最高水。5月,通脹率升至7.9%,再刷新紀錄,盡管6月有所下降,但7.6%的通脹率仍處于較高水。

                          3、法國

                          作為歐洲經濟第二梯隊的龍頭,法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法國國家統計局(INSEE)4月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第一季度法國GDP環比增速意外為零,低于24位經濟學家0.3%的均增長預期,陷于停滯。5月,INSEE對數據重新核算后進行了修正,結果從零修正成了“環比收縮0.2%”。

                          1

                          該指標較去年第四季度大幅放緩。2021年第四季度,法國經濟增速為0.8%,高于前一個季度的0.7%。

                          法蘭西銀行預計,接下來防疫措施放松將會推動服務行業,特別是酒店和餐飲業增長,但俄烏沖突等事件帶來的影響不容忽視,法國二季度GDP只能微增0.2%,勉強恢復到2021年第四季度的水。

                          與歐元區其他主要經濟體類似,能源價格上漲導致法國貿易赤字惡化和通貨膨脹。

                          今年以來,全球能源價格飆升,使得法國為原油和天然氣價格上漲支付的額外費用高達300億歐元,約占GDP的1.5%。

                          法國CPI同比漲幅逐月攀升,5月達到5.2%,為1985年以來最高水,6月又升至5.8%。INSEE預計,法國通脹率今夏仍會繼續上升,秋冬將穩定在6.5%至7%之間。

                          4、英國

                          脫歐的英國,似乎擺脫了歐盟經濟整體滯緩的境地。

                          第一季度,英國經濟在1月份強勁增長的推動下,環比增長了0.8%,高于法國,也高于德國。

                          然而,市場一度預計其前景并不樂觀。

                          首先是0.8%的數字實際上低于分析師預測的1%,也低于上一季度1.3%的增幅,其次從一季度內來看,大趨勢是下滑的,1月是0.8%,2月下滑到0.2%,3月已經是-0.1%的萎縮狀況了。

                          1

                          Pantheon Macroeconomics經濟學家判斷,隨著醫療支出下降和消費者支出收緊,第二季度GDP將收縮0.4%。英國央行預測,未來2年經濟將在乎停滯和收縮之間徘徊,到2024年第一季度產出幾乎沒有變化。

                          英國4月份GDP再度環比收縮0.3%,低于市場預期,一定程度印證了這種說法。

                          令人驚奇的是,在接下來的5月,英國經濟強勢反彈。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在醫療服務增長的驅動下,英國5月份經濟意外擴張,經濟產出增長了0.5%。

                          總體而言,英國央行預測GDP將在4-6月期間收縮,在第三季度恢復增長。但還是有許多分析師認為,英國經濟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陷入衰退。

                          5、日本

                          整個2021年,日本GDP年化季率就在基準線上浮沉,第一季度跌1.0%,第二季度漲0.5%,第三季度跌0.9%,第四季度漲1.1%。

                          2021年全年實際經濟增長率為1.7%。雖然是3年來首次轉為正增長,但不及其他主要經濟體。

                          按照規律,今年第一季度,日本經濟又將陷于萎縮。果然,日本內閣府5月公布,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實際GDP環比下降0.2%,之后修正至下降0.1%。

                          1

                          疫情前相比,日本經濟一直沒能恢復。

                          2022年一季度日本實際GDP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3.07%,相比2020年同期下降1.87%??v觀2020年至今的9個季度,均未能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2021年四季度一度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9.53%,但一季度再度回落至96.93%。

                          一季度的頹勢,究其原因,一是因為前一季度基數較高;二是因為奧密克戎肆虐,病例數量接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最高水,導致日本不得不采取新的緊急措施;第三是俄烏沖突抬升能源價格飆升,日本經濟復蘇的成本大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時隔13年,日本核心CPI終于在4月漲到2.1%,實現了“安倍經濟學”夢寐以求的2%目標。

                          遺憾的是,該目標只表現在食品和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并沒有傳導到勞動者工資一端,相反,日本實際工資在3月來出現年內首次下降。本輪能源成本上升導致的通脹不僅不能持續提振社會需求,反而成為日本經濟復蘇的負擔。

                          日本央行目前陷入了兩難,他們一方面認為這輪通脹必須降溫,同時又認為,必須維持在最低利率,以支撐脆弱的經濟復蘇。

                          另一邊,美聯儲加息,刺激日元貶值,本來理應利好日本出口和入境游客消費。但是,由于日本企業海外生產比率在過去幾十年大幅上升,再加上疫情下商品和人員的流動都受到限制,此輪日元貶值不僅積極效應非常有限,還產生了明顯的負面效應。

                          在日元貶值的影響下,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價格的上漲造成企業采購成本上升,并通過供應鏈傳導至各個生產環節,最終轉嫁至消費品價格,進一步擠壓居民消費。

                          未來,新冠疫情持續、俄烏沖突尚未解決,以及美聯儲繼續激進加息舉措,這些都可能進一步破壞日本經濟復蘇的努力。

                          6、越南

                          在新一輪全球產業轉移的舞臺上,越南一直身處聚光燈中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越南是少數幾個實現GDP增長的國家之一。

                          然而在2021年,作為后發國家,越南社會管理水較低的缺點在德爾塔和奧密克戎毒株的輪番沖擊下暴露無遺,最終GDP僅增長2.58%,較年初6.5%的目標打了4折,在全球范圍內也屬于落后水。

                          今年一季度,越南再次展現出“新世界工廠”的勢頭,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速高達14.4%,貿易順差超8億美元。其出口總額達885.8億美元,同比上升12.9%,超過了深圳的608億美元,一度引發熱議。

                          越南統計局稱,越南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03%,雖然低于預期,但在剩余的3個季度里,受益于疫苗接種水的提高,越南經濟活動有望獲得動能。

                          結果也符合預期,二季度,越南GDP預計同比增長7.72%,高于2011-2021年二季度的增速。上半年GDP增長6.42%,高于2020年和2021年同期,但低于2018年和2019年同期7.28%和6.98%的增速。

                          其中,農林漁業增長2.78%,工業和建筑業增長7.7%,服務業增長6.6% 。其中,加工制造業仍是整個經濟的增長引擎,增速9.7%。

                          1

                          今年上半年,越南新設和復工企業數量首次突破10萬家(11.69萬家),同比增長25.4%,是退出市場的企業數量的1.4倍,顯示出強大的市場信心。

                          另外,在汽油和石油價格持續上漲、基本消費品和服務價格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而同步上漲的背景下,CPI僅上漲2.44%,也是一大亮點。

                          7、印度

                          2021年,依靠第二季度國內解封、全球經貿回暖下一波20.3%的超高速增長,印度全年GDP增速達到了8.3%,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

                          不過從時間線來看,印度去年第三季度的增長率為8.4%,第四季度為5.4%,持續下滑。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剔除商品與服務價格上漲因素后,印度實際GDP增速為4.1%——再度下滑。

                          1

                          顯然,印度經濟似乎未能及時進入到“疫情發生之前的發展軌跡中”,又再度走向疲軟。

                          不過,得益于龐大的人口規模,印度依然是最有潛力的國家之一。國際貨基金組織雖然將印度2022-2023財年的GDP增長預期從此前估算的9%下調至8.2%,同時預計印度明年增速將放緩至6.9%,但這些數字依然高于大多數主要經濟體。

                          前瞻經濟學人APP 產業觀察組

                          更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

                          [1]《2022-2027年中國對外貿易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2]《2022年中國及全球數字貿易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參考資料:

                          [1]《2022年上半年越南經濟亮點》,越通社

                          [2]《日本經濟多重承壓破解乏力》,經濟形勢報告網

                          [3]《安倍經濟學與“日本

                          關鍵詞: 經濟格局 緊縮政策 美聯儲加息靴子 貿易逆差

                          告別星巴克 接替者“星咖啡”在莫斯科開門迎客

                          隨著西方對俄制裁蔓延到各個領域,俄羅斯人的生活發生了一些改變。麥當勞、可口可樂、星巴克、優衣庫、H&M等品牌暫停經營或撤出俄羅...更多

                          2022-08-24 08:11:54

                          薪水跟不上通脹!英國最大港口舉行大規模罷工 繼

                          在無人掌舵的英國, 高溫干旱、通貨膨脹、勞資糾紛、交通混亂一起出現,最大港口的工人也不得不用罷工來表達不滿。與之前一系列交...更多

                          2022-08-22 08:16:24

                          8.5%的CPI數據終于出爐 美國通脹率的真正拐點來了?

                          在美股走出長期牛市的背后,有一些市場規則也值得我們參考。例如,部分美股優秀上市公司,他們采取的是季度分紅的模式,即一年分紅...更多

                          2022-08-15 14:13:01

                          俄烏沖突導致天然氣短缺 德國制造業損失加大面臨

                          俄烏沖突導致天然氣短缺,澳大利亞欲減少LNG對外出口,持續高溫致多條河段水位下降至20多年最低。一系列的能源危機,使得德國制造業...更多

                          2022-08-15 08:25:42

                          美國7月CPI同比增長8.5% 美聯儲鷹轉鴿的呼聲愈加高漲

                          6月CPI破9后,美國高企的通脹有所回落。北京時間8月10日晚,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7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8 5%,前值為9更多

                          2022-08-11 08:32:36

                          古巴最大儲油基地發生燃爆事故 4個儲油罐受火災

                          古巴馬坦薩斯省馬坦薩斯港工業區一儲油基地5日晚發生儲油罐燃爆事故。事發儲油基地共有8個儲油罐,截至8日晚,已有4個儲油罐受火災...更多

                          2022-08-10 08:24:03

                          歐洲經濟“生命線”萊茵河接近斷航 或加劇歐洲經

                          正面臨炎熱高溫和幾十年來最嚴重能源供應危機的歐洲禍不單行。作為歐洲經濟生命線的萊茵河,眼下水位已經降低至接近斷航。而萊茵河...更多

                          2022-08-04 08:03:44

                          科技股扎堆納斯達克指數下跌21% 散戶加倉機會來了

                          美國科技股今年整體表現不佳,但一些散戶把下跌視作加倉的機會。隨著投資者擔憂利率上行和美國經濟前景黯淡,今年以來,科技股扎堆...更多

                          2022-08-03 08:42:01

                          酷暑天氣 韓國7月份最大電力達82700兆瓦 創下歷

                          當地時間8月1日,韓國電力交易所表示,該國7月份的月平均最大電力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達到了82700兆瓦,創下了歷史最高值。不過韓...更多

                          2022-08-02 08:23:10

                          韓媒:成立70多年以來 韓國總人口首次出現負增長

                          7月28日消息,據韓聯社報道,韓國統計廳7月28日發布的一份數據顯示,韓國2021年包括外國人在內的總人口數為5173 8萬人,較一年前減少9 1萬更多

                          2022-07-29 15:45:29
                          欧美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